-利来国际app

en

科技日报:打造世界级创新基地——烽火通信的创新变革之路(三)

发布时间:2013-01-09   分享到:

  学习贯彻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

  烽火,曾经提供了最远古的通信手段;

  烽火,今天依然创造着最现代的通信方式。

  中国的光通信从这里开始……

 

  10多年前,新生的烽火通信开始搏击通信市场的创业之旅。一路走来,他们开拓拼搏,自主创新,苦练内功,不仅在光通信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通信市场上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探寻烽火的成长基因,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之魂,全方位的打造世界级创新基地。

 

  坚持市场导向 立足技术创新

 

  烽火通信的主要发起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光通信领域唯一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型企业,中国的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实用化的光通信工程以及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在这里研制完成的。

 

  基于科研院所背景与长期积累,烽火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专家、省部级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在内的强大技术团队,为及时、敏锐跟进客户需求、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

 

  十多年的创新之旅,烽火通信立足于“光通信专家”的技术品牌,在自主研发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商用水平为标准,持续创造出多个“第一”。例如2005年,烽火通信与武汉电信携手开通我国首个由运营商主导的ftth工程,从此拉开了我国ftth蓬勃发展的商用大幕;2006年,烽火通信在上海—杭州开通了世界首条容量最大、传输速率最快的商用光传输系统80×40g dwdm干线工程,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走在世界最前列。2010年,烽火通信实现单光源tb/s级信号在普通单模光纤上传输1000公里,打破了美国在该领域保持的单光源传输世界纪录;2011年再接再厉在全球率先实现1根光纤承载30.7tb/s信号离线传输,可供5亿人打电话,创造了国际上c波段传输容量实验的最高水平,让中国光通信技术又一次站在世界前沿。

 

  截至2012年底,烽火在光通信领域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近700项,提交并获批的国际标准5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00多项,其中光纤光缆方面的标准数量国内第一。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烽火通信的核心战略之一。为了持续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烽火通信每年将收入的10%用于研究和开发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和行业前瞻技术,以确保“光通信专家”的技术领先位置。2012年,烽火通信还动工建设具备世界一流水平和环境的光通信研发中心,努力打造聚合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产业要素的世界级研发基地。

 

  开放引进合作 增强再创新实力

 

  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烽火通信还积极倡导开放式的创新,用全球视野来寻求国内、外合作,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在高起点上进行技术再创新,进而推出原创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合作成立烽火藤仓公司,提升了光纤制棒和拉丝技术,形成了有自主品牌的光纤制造体系。2009年,双方再度“联姻”,成立藤仓烽火合资公司,共同建设国内一流的光棒制造基地。2011年11月,藤仓烽火正式投产,在实现年产500万芯公里的目标后,目前正进入2000万芯公里的扩产阶段。后期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将具备向全球市场供应的能力,成为国际重要的光棒制造基地,跻身全球光棒第一集团行列。

 

  烽火通信副总裁熊向峰介绍:“本世纪头十年,我国的光纤产业走过了主要依靠进口到实现自给自足的转变;在新的十年中,我国的预制棒产业也将实现从进口至自给自足再到参与国际竞争的三级跳,大大增强全球竞争力。”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适应电信网络转型的需要,烽火通信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开展技术合作。

 

  2006年,烽火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以面向国家战略的需求,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为解决国家光电子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1年,烽火与西安邮电大学联合成立“光通信与宽带接入实验室”,通过优势互补促进相关项目的研究以及技术人才的锻造。

 

  2012年11月7日,烽火通信与马来西亚电信成立联合实验室。在未来的几年,双方将投入资金和优势资源,利用该联合实验室实现优势互补,并实现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模式。烽火通信总裁何书平说,随着电信科技领域的飞速变革,全球电信运营商、电信系统设备厂商与电信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合作、互动与创新,不断推动着全球电信产业新的发展态势,而技术创新则是推动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源泉。这种以创新为纽带,产品、市场与科研的三方联动,将为烽火通信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营造创新氛围 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精神,是烽火通信员工价值观的灵魂;创新实践,是推动烽火通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确保自主创新的有效推进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烽火通信积极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实践,先后制订了《公司专利申报奖励办法》《鼓励内部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合理化建议及项目改进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创新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2000年以前,运营商们一直被光缆同沟敷设难区分的问题所困扰,检修人员要从千篇一律的黑色光缆中找出问题光缆,工作效率非常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烽火通信技术工艺专家改进生产工艺,在光缆的外护套上加上彩色带,使之与传统光缆有所区分,并且可以针对不同运营商的需求,在光缆外护套上标记不同颜色的色带。虽然这项工艺只是对光缆外包材料作了一些小的改进,却给客户带来了完美的产品体验。

 

  如今,十年已逝,但色标工艺仍然广泛应用在烽火的光缆生产中。色标光缆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成功应用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条一级干线中,在国际市场上,也广受运营商的欢迎。此后,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烽火通信的研发人员对工艺不断进行升级优化,已成功开发出吊线八字光缆的色标工艺,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国际运营商的需求,技术人员还在不断改进模具设计,探索不同颜色色带的组合工艺。在2012年不到半年的时间中,色标光缆的产量已达6500多皮长公里,色标工艺的不断升级大大推动着市场销售。

 

  烽火通信副总裁杨壮说,小改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烽火通信多年的优良传统,是从平常中发掘不平常,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工作中细小的发现和点滴的改进也是创新。据统计,近四年来,烽火通信共收集采纳300多项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项目的有效实施给烽火带来了数千万的直接效益,大大提升了烽火的市场竞争力。

 

  网站链接:  

 

相关资讯